读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3.京杭运河在M,N两处的流向是( )
A.均向北 B.均向南
C.M向北,N向南 D.M向南,N向北
4.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济宁邹城一中高三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植被应为(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重点中学高三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②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
B.河流以夏汛为主
C.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
D.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上10月初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
A.东南郊 B.东北郊 C.西南郊 D.西北郊
2.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
A.绿地 B.住宅区 C.文化教育区 D.重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上10月初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
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 )
A.自然灾害多发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C.农业投入不足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鲜切花分为切花、切叶和切枝,适用于制作花篮、花束、瓶插花等,具有观赏价值。下图中甲、乙两国分别为新兴、传统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 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乙国相比,甲国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技术含量高,鲜花质量较优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和某日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2.有关该日降水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