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7~18题。
17.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8. 该示意图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
A. 河谷农业 B. 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4~5题。
4.当上图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地理特征是()
5.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 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 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D. 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纬度20° ~ 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 8. 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 B.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 C. 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 D. 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 5. 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 720mm ,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 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 C. 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 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右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 由图可知( )
A. 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B.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0.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 河流人海口 B. 山间河谷出口
C. 大江大河中下游 D. 盆地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和对比图。读图,答8~9题。
8.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日地距离缩短
C. 黄赤交角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9.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 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x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 )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 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
A. 公元 100~300 年 B. 公元 600~1100 年
C. 公元1100~1300年 D. 公元1300〜1800年
2.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 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 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 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积雪冰川融水
17. 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
A.210 天 B. 240 天 C.300 天 D.366 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自然村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 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政策 B.市场
C. 交通 D. 气候
11. 该自然村可能位于哪个城市附近( )
A. 杭州 B. 哈尔滨 C. 昆明 D. 西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19〜20题。
19. 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A. 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20. 应用GIS技术在图中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 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 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 各行政区的边界 D. 各行政区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