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
A. 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B. 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C. 热带雨林带、草原带、荒漠带D. 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2】有关图中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 )
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
③三个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④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图6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 江苏 B. 山西 C. 青海 D. 海南
【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台湾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B.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 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 D. 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1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 “高—高—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高—高—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劳动力比重较大 C. 性别构成较合理 D. 年龄构成较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表示欧洲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2000~200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促进这些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城市环境的改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 总体比较寒冷 B. 总体比较湿润 C. 冷暖干湿交替 D. 温暖干旱明显
【2】在图示甲时期
A. 被子植物繁盛 B. 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 海平面高于现代 D. 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大不同:我国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而世界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
A. 煤炭 天然气 B. 石油 天然气
C. 煤炭 石油 D. 煤炭 核能
【2】我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以保证能源消费,分析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是( )
A. 增加进口石油的自主产量 B. 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C. 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 D. 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不同的国家),回答问题。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 1、2、3B. 4、5、8
C. 7、9、10D. 6、1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材料二 我国2009-2015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养老补贴示意图。
材料三 贵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208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过着清贫的生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经商,逐渐迁出了大山。如今,山村里只剩下2位80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狗。
(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I~Ⅳ区域( )
A. 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B. 有明确边界
C. 属于不同层次D. 区域之间没有联系
【2】图中I~Ⅳ区域( )
A. I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B. 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
C. 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
D. 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