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00多万,人均年生活用水量约76立方米,下图中四条曲线示意北京市近十多年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指美化城市环境、协调自然生态平衡等用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近十多年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农业用水量 B.工业用水量
C.生活用水量 D.环境用水量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导致①曲线数值逐渐增加 B.人口外迁导致②曲线数值逐年下降
C.回收利用雨水使③曲线数值下降 D.全球变暖导致④曲线数值快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种农作物四大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咖啡 B.棉花 C.水稻 D.玉米
2.丁地区种植该种农作物有别于其它三地的显著特点是
A.经营方式 B.机械化程度
C.劳动力价格 D.商品率水平
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产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温和,降水丰富 B.乙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C.丙地热量丰富,夏季多雨 D.丁地森林广布,湖沼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
A.提高经济效益 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D.降低运输成本
2.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 )
①“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2.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3.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相比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统计数据表
1.与中、日、俄相比,美国人口发展理想的表现是
A.人口死亡率最低 B.人口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C.人口年龄结构合理 D.出生率高,劳动力最丰富
2.美国人口发展理想状态形成,主要得益于
A.限制人口生育政策 B.移民政策的阶段性调整
C.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D.科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高考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极端气象灾害在2013年和2014年初给人们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受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台风“海燕”活动的路径区域,台风以平均18千米/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1.台风“海燕”中心(台风眼)位于b地时,下列地点情况正确的是:
A. a地盛行偏北风 B. b地强风巨浪
C. c地狂风暴雨 D. d 地狂风暴雨
2.台风“海燕”对途经沿海低地、岛屿最严重的威胁是:
A.风暴潮 B.超强风
C.溃坝决堤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部附属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产生于11世纪至13世纪宋元时期,就地取材,以土、石、竹、木为主要材料,依山就势,傍山借景,能满足聚族而居、安全防卫、教化育人的要求。据此回答下题。
1.关于福建土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自然景观 B.属物质文化景观
C.属精神文化景观 D.属非物质文化事物
2.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建筑而成,福建土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的特点是
A.气候寒冷 多大风天气 B.地形平坦 森林茂密
C.河流稀少 水资源匮乏 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