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日晷,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但其设计原理都是相同(即指针指向北极星或相反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日晷的使用受( )条件限制。

A. 纬度 B. 季节 C. 天气 D. 地形

2日晷的指针投影运行的方向是( )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南北半球相反 D. 正午晷针指向正北

3若在北回归线设立一个日晷,则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

A. B. 23°26′ C. 66°34′ D. 90°

【答案】

1C

2C

3B

【解析】

1日晷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测量时间的,是根据晷针在晷盘上的影子的不同变化来判断时间的,纬度不同,则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不同,A错。季节不同,与太阳视运动无关,B错。阴雨天气,没有日影就不能正确反映时间,C对。与地形无关,D错。故选C。

2日晷的投影运动方向,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南北半球运动方向相反,正午指针可能指向正北或者正南,故选C。

3某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即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如果将日晷放置在北回归线上,则晷针与地平面夹角为当地纬度数,即23°26′,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地球不仅是一个星球,也是我们的家园),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物理、运动特征具有

A. 特殊性 B. 唯一性 C. 差异性 D. 普通性

2“It’s home.”指地球具有人类所需的

A. 食物来源 B. 大气成分 C. 气候条件 D. 生存环境

3地球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自转周期较短③大气层厚度适宜④地表为岩石⑤有卫星存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氯盐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称为“化冰盐”,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仅相当于有机类融雪剂价格的1/10。我国北方某城市冬季普遍使用氯盐类融雪剂来融化道路上的积雪,有效改善雪后道路交通状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长期大量使用氯盐类融雪剂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2月12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境外企业参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

A. 光热充足 B. 土地资源丰富 C. 生产成本低 D. 科技水平高

2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

A. 提高农产品价格 B.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C. 加快城镇化的速度 D.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消亡边界常形成(  )

A. 裂谷 B. 海洋 C. 褶皱山脉 D. 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因CO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 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 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C. 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D. 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A.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 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

C. 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 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归”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四川的小王返乡后开设了网店,专门销售家乡的应季农产品。回答下列各题。

1网店销售应季农产品(  )

A. 减弱地域限制,利于扩大市场 B. 资金投入大,周转缓慢

C. 利用水路-铁路联运,可送货上门 D. 对交通、劳动力的依赖减弱

2“城归”的出现有利于(  )

A. 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B. 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

C. 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D. 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2月17日,记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等诸多特点,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盐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都会生长良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海水稻试验推广成功,但亩产较低,要想进一步提高亩产,我国应( )

A. 引入河水,使海水保持在千分之六左右的盐度

B. 进行高产攻关,利用杂交的优势提高产量

C. 施农家肥,有机肥,保证水稻生长的需要

D. 大力在全国适宜地区推广,扩大面积

2海水稻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对发展下列哪类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

A. 观光农业 B. 特色农业 C. 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 D. 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