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岁-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 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迁入率高 D.迁出率高
2.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迁移量增大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城市化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M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2.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出现极昼现象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意大利
A.多火山地震,地热、天然气丰富
B.地处北温带,冬季寒冷干燥
C.受暖流影响,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D.主要农业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2.此次世博会举办期间
A.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B.南非高原草类茂盛,适宜游牧活动
C.罗马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等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材料二、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_____ 类_____档,其中特大城市有_____个。
(2)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三个地价高值区,从城市职能看,南京为__________,从接受大城市辐射看,苏州为__________,从交通区位看,南通濒江达海,所以地价较高。
(4)从地价因素考虑,江苏省内工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可能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等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
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
2.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交通用地减少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耕地比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云南省高三复习质量监测卷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读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说明
A.1978年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达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2011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2.99亿
D.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
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 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下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华北平原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唐山与天津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差可能是
A.32m B.27m C.12m D.7m
2.据图中信息可知,华北平原
A.春旱严重 B.水资源短缺
C.季节性积雪少 D.工农业发达
3.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总体规律是
A.沿海浅,内地深 B.东部深,西部浅
C.河流沿岸浅,周围深 D.农村普遍浅,城市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