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此后几天内,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落,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B.为夏至日
C.日出时间为世界标准时6时 D.昼夜等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6 |
材料三: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材料一图中A、B、C、D四城镇中,此时刻盛行偏北风的是_______。四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大城市的是______。(4分)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和_________。(4分)
(4)材料三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5)科研小组为该地农业经济发展设计了_______农业布局模式,其设计的依据是______;同时,要求该地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全球主产地就在云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生长旺盛的季节,而此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生产。
材料二 云南地形水系图(如下图)。
(1)试分析云南物种丰富、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4分)
(2)试推断图中河段可能的开发内容的理由(2分)
(3)目前云南已初步形成田七的种植、加工和贸易的特色产业,要使该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B.下游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从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
D.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2.关于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B.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地形低平,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D.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3.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 荒漠化
B.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D. 次生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第四次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3.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第一学期11月高三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1995-2007年部分主产国某种粮食年产量统计图。
1.这种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X国1997年以后总体上出现产量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播种面积
C.国家政策 D.市场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