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 | B.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 | C.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 D.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低压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21世纪农业面临的八大变革”示意图(图11),回答23~24题。
【小题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同时具备“土地型、机械化、农场式”等特征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
C.季风水田农业 | D.大牧放牧场业 |
A.平面式转化为立体式只有在山区方可实现 |
B.自然化向工厂化的转变淡化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季节性 |
C.化学化到生物化的变革,目的是缓解资源短缺 |
D.土地型向海洋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12~13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A.地处高纬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5~17题。
【小题1】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320毫米 | B.450毫米 | C.650毫米 | D.400毫米 |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
C.气温高,蒸发量大 |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 “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34~37题
【小题1】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C.大洋西岸为寒流 |
D.大洋东岸为暖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增温减湿 | B.降温减湿 | C.增温增湿 | D.降温增湿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据图完成17--19题。
【小题1】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 B.b | C.c | D.d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