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
A.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①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C.①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D.①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图中没有表示。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主要产区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①代表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代表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③代表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④代表我国甘蔗的主要产区。
【2】④代表我国甘蔗的主要产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我中北方温度低,热量不足不适宜生长甘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When are they having the dialogu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能是( )
A.电视机厂 B.造纸厂 C.电镀厂 D.炼油厂
【2】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工厂 D.水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双选)( )
A. 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B. 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 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
D. 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①将0.1 mol·L1 MgCl2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溶液;
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③将①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l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①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2+
B.①中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
C.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
D.NH4Cl溶液中的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科罗拉多谷某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材料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
(1)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峡谷内某地的气温特点,并分析成因。
(4)图示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试分析胡佛水坝建成后发挥的主要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It's raining.
B. It's cloudy.
C. It's snowi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