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共享单车”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出行的一种方式,骑行者可利用手机软件获取附近的“共享单车”位置,以及用手机解锁和支付。完成下列各题。
【1】骑行者通过手机界面获得“共享单车”的位置信息主要利用了
A. 全球定位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 D. 虚拟现实
【2】推广“共享单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A. 增加交通拥堵 B. 减少绿地面积 C. 减少空气污染 D. 增加居民开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雪(11月22-23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雪节气主要表示的是
A. 热量变化 B. 降水变化 C. 季节变化 D. 物候变化
【2】小雪到大雪期间我国气温继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A. 降雪致使气温降低 B. 大气的保温作用降低
C.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 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3】与泸州小雪节气昼夜长短相同的日期大约是
A. 1月21-22日 B. 2月21-22日 C. 7月21-22日 D. 10月21-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月14日,秘鲁西南近海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48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秘鲁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地震的能量来源是( )
A. 太阳辐射能 B. 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
C. 地球重力能 D. 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成为领导城市,到二战后沦为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水能丰富
B. 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 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 临近海洋,海运便利
【2】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我国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应从“匹兹堡复兴”中借鉴的经验有( )
A. 积极整治环境 B. 扩大工业规模
C. 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D. 大力发展传统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A. 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B. 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C. 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D. 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 上升、上升 B. 下降、上升 C. 上升、下降 D. 下降、下降
【2】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
A. 地温 B. 植被覆盖率 C. 积雪 D. 日照时数
【3】实际观测,该省南部气温却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开垦湿地 B. 毁林开荒 C. 城市化 D. 填湖种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这是清代诗人对“水中西施”长江鲥鱼的一种赞誉。长江鲥鱼是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时候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鲥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人们已很难目睹到鲥鱼。
分析导致长江鲥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四月、七月 B. 四月
C. 七月 D. 十一月
【2】【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分解者 B.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C. 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缺少枯枝落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A. 种植业农业 B. 劳动密集型农业
C. 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D. 粗放农业
【2】对“工厂化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B. 不需要自然条件的投入
C. 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我国出现 D. 是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必由之路
【3】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B. 缓解了土地、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
C. 改变了农业地域类型 D. 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