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11日中国大洋第三十航次第四航段科学考察启动,“大洋一号”船再探西南印度洋,将开展深海地质、环境基线和生物基因资源调查,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作业区将面临风大浪高等复杂海况考验。(下面上图为本次海洋环境考察区域图,下图为考察区域1至2点的海床剖面图)


(1)简析考察海域“风大浪高”原因,并指出深海考察要克服的主要困难。(9分)
(2)简述甲地地形的成因。(6分)

(1)(9分)位于盛行西风带,(2分)洋面开阔,(2分)无陆地的阻挡,摩擦力小,(2分)造成“风大浪高”。深海黑暗、低温、缺氧、高压(任答3点得3分)。
(2)(6分)甲地为海岭,(2分)由板块张裂(2分),岩浆不断上涌冷却凝结而成。(2分)(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试题分析:
(1)从大气环流、海面状况来解释风大浪高,该海域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开阔,无陆地的阻挡,摩擦力小,造成“风大浪高”。深海独特的环境造成考察困难,深海黑暗、低温、缺氧、高压。
(2)海底地形的成因受地质作用影响,以内力作用为主,可以用板块理论来解释。甲地为海岭,处于板块张裂边界,由板块张裂岩浆不断上涌冷却凝结而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许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    )
A.沃克环流增强B.东南信风的减弱
C.沃克环流减弱D.东南信风的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1:地壳物质的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运动之一。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2: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E的地貌形态主要为           。(4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出现                                   等问题。(2分)
(3)A为水循环中的               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4分)
(4)E、F两地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E处主要为                       ,F处主要为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水位变化图”。完成1-2题。

小题1:造成该河最高水位的原因是
A.气旋活动B.梅雨连绵C.冰雪融化D.春雨霏霏
小题2: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不利的是
A.鱼汛临近,增加捕捞船队,最大限度地增加捕捞产量
B.每次鱼汛都要严格控制捕获物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C.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D.防止海洋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海洋地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台湾省及周边海域图

材料二 钓鱼岛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岛。钓鱼岛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冲绳海槽(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

材料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2)如果中间超过2500为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
(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从地理角度说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2)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选修2—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渤海湾区域海岸线迁移。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渤海沿岸天津市每年春季是咸潮入侵的高发期,说明其原因。(7分)
(2)分析图示海岸类型及成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海洋地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下图中左图为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钓鱼岛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火山喷发而形成B.该海域地壳运动不活跃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
(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             资源。(2分)
(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钓鱼岛的海岸类型是         。(2分)
(4)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图中分别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是寒流
B.乙洋流是暖流
C.甲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
D.乙洋流是可能北大西洋暖流
小题2:若两股洋流均位于太平洋,则
A.甲洋流位于亚欧大陆西岸
B.乙洋流位于澳大利亚东岸
C.甲洋流是日本暖流
D.乙洋流是千岛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