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拐点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图4为亚洲四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7-9题。

7.图4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 日本 越南 中国 印度

B. 印度 越南 中国 日本

C. 印度 越南 日本 中国

D. 中国 印度 越南 日本

8.为了便于分析,人们认为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的时期为人口红利期。据图4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能够持续的时间为

A.20多年 B.30多年

C.40多年 D.60多年

9. 人口红利拐点出现以后,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劳动力数量

B.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

C.加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人工成本较低地区转移

D.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低。若总扶养比(0—14岁和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读“我国抚养系数表”,回答7~8题。

    抚养系数

年份

少儿抚养系数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老人抚养系数

(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

1982

45.12

6.01

1990

41.28

8.22

2000

32.63

9.22

2010

26.47

11.88

2020

27.48

17.45

2030

24.25

24.07

2033

23.39

27.39

2040

24.09

34.92

2050

25.74

37.71

7.1982年至2010年间,按照我国人口国情,适合发展的产业为(   )

A.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B.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C.金融、软件维护等服务业          D.矿产资源开发等基础产业

8.表中所列年代中,人口红利最大的是(   )

A.1982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5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1)2000-2010十年间人口增长约为:______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属______________,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印度媒体的反应中透着几分"窃喜",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经济“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⑴2000-2010十年间人口增长约为: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属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⑵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印度媒体的反应中透着几分"窃喜",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经济“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总人口

(单位:亿)

0-14岁人口

比重

15-59岁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人

口比重

2000年第五次

12.658

22.89%

66.78%

10.33%

2010年第六次

13.397

16.60%

70.14%

13.26%

⑴2000-2010十年间人口增长约为:       ﹪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属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⑵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印度媒体的反应中透着几分"窃喜",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经济“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总人口

(单位:亿)

0-14岁人口

比重

15-59岁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人

口比重

2000年第五次

12.658

22.89%

66.78%

10.33%

2010年第六次

13.397

16.60%

70.14%

13.26%

⑴2000-2010十年间人口增长约为:       ﹪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属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⑵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印度媒体的反应中透着几分"窃喜",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经济“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