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小题2】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目前,影响我国民工的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小题2】A项农业机械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则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可能形成更多的民工;错误。B项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利于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而就近吸收劳动力,能缓解民工流的攀升;正确。C项加速高铁等交通建设有利于民工的流动;错误。D加快沿海的发展,则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而导致民工更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为2012年江苏省小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进而确定缓解人口迁移的主要措施即可判断。注意利用联系性的观点分析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2·温州诊断)图中直线示意的国界,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北方自然带,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

A.是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是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C.沿纬度变化的方向而变化 
D.是非地带性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 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b 图所示人自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a 图表示1953年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
D.b图表示2010年的人口结构,0~14岁男性多于女性
【小题2】1953~2010 年,我国
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D.劳动力日益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根据表,回答题。

【小题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
【小题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人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小题3】依图示信息,该农场最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印度 D.英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混合农业是指

A.一些地区的农民既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B.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C.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D.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