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分析京、冀两地产业转移对河北产生的积极意义。
【答案】(1)①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②地价低、③资源丰富、④发展空间大、⑤重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距离近)。(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2)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促进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河北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京、冀两地产业转移对河北产生的积极意义。本题需要结合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回答,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由图示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相比较北京、天津地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且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大,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主要承接和发展资源型产业。
(2)河北承接来自北京、天津的产业转移,获取先进的技术,加快本地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下列问题。
【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关于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 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 环境污染严重
D. 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2】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展速度加快
B. 目前城市形态沿运河伸展
C. 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 历史上城市形态多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1】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2】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A.逆城市化现象 B.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 D.农业人口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降水C.热量D.坡度
【2】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泛滥,洪水倾入七里海,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
(1)分析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过程。
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祭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
(2)分析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请回答两项。
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増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
(3)推测湿地面积变化对七里海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和N两点之间纬线长度约是( )
A. 4440千米B. 3330千米C. 2220千米D. 1820千米
【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60°N,80°E)B. (60°S,100°E)C. (30°S,100°E)D. (60°S,8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阜12月29日,我国南部某地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眼前茫茫一片。下图是元旦前后该地逐日气温(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变化图,此期间该地各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地方时7:00前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2月29日至30日期间,该地温度特点表现为
A. 地面温度降低 B. 大气温度升高 C. 日温差保持不变 D. 不会出现逆温
【2】图示期间,该地大气能见度最好的一天是
A. 12月29日 B. 12月31日 C. 1月1日 D. 1月3日
【3】元旦前后,该地昼长约为
A. 9小时 B. 10小时 C. 11小时 D. 12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沙漠里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在湖泊旁有众多高大的沙山,有的海拔达1000 多米。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A. 降水量年际变化小B. 山地冰雪融水多
C. 年均温多年较稳定D. 地表径流量大
【2】巴丹吉林沙漠中多高大沙山的成因有
①冬春季节风力较大
②南部高大山地阻挡
③沙漠面积大,沙源广阔
④靠近湖泊,沙丘湿度大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地区
A. 贵阳B. 成都C. 鄂尔多斯D. 济南
【2】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在鄂尔多斯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
A. 西北B. 正南C. 东北D. 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