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淮河流域进行了有效治理,洪涝灾害得以减轻。 下图是淮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答案】
(1)

夏季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强度大(梅雨),持续时间长;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支流众多,导致干流涨水过快;沿途湖泊较少,分洪蓄洪能力弱。


(2)

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解析】(1)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水系特征、排水条件、蓄洪能力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夏季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有梅雨天气,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流域内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支流众多,导致干流涨水过快。沿途湖泊较少,分洪蓄洪能力弱。所以洪涝灾害多。(2)蓄洪区分洪主要功能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根据图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要功能是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主要功能是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月2日至3日,辽宁丹东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东港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7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下题。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 )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是(  )

A. 地租的高低 B. 人们收入的多少 C. 社会知名度 D. 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00°E附近某月海平面气压状况图(注:图中气压差为实际气压值与1020hpa值之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M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拔高度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下列四地风速最小的是( )
A.10°N~15°N
B.20°N~25°N
C.45°N~50°N
D.55°N~60°N
(3)图示时间( )
A.芜湖正受夏威夷高压影响
B.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南
C.印度可能正遭受洪涝灾害
D.大陆等温线总体是向北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济宁市是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排头兵.它与泰安市的宁阳和东平两县相比(  )

A. 服务范围大 B. 门槛人口低 C. 城市等级低 D. 职能种类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人口分界线
C.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的
B.纬度位置的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海拔高低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 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 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 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 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2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 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 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 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水运发达 B. 地形平坦 C. 安全防卫 D. 气候温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华网报道称,8月初俄罗斯森林着火点数量为400至500个,损失65亿卢比,52人死亡,3500人无家可归.据此完成下题.
(1)火灾发生时俄罗斯正值(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2)造成此次火灾严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高温多雨
B.寒潮
C.冬季风干燥
D.风干物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