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峰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江苏 ②湖南 ③云南 ④新疆 ⑤广西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2.图中( )
A.甲处峰林为内力挤压形成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断层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所谓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下列各题。
1.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包括( )
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②单位GDP能耗高 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不包括( )
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B.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 D.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时刻为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12时40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
A. 110°E,36°34′N B. 130°E,60°N
C. 110°E,30°N D. 115°E,36°2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哈雷彗星
2.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距离太阳很近,只有约35光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岩石圈由E、F组成
D.外部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
3.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B.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小
C.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D.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a、b两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 D.极点附近
2.日常生活和生产使用的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息息相关,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服务 ②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煤、石油,就是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③我国西部农牧区人们用太阳灶做饭,就是在使用太阳辐射能 ④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形成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色林错湖流域和该湖面积曲线、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1.色林错流域( )
A.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2003年至2008年,色林错湖及流域内出现的变化是( )
A.湖泊面积增大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流域面积增大 D.冻土覆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