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与天坑群成因相同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是


  1. A.
    长江三峡
  2. B.
    路南石林
  3. C.
    汾河谷地
  4. D.
    河西走廊
B
路南石林与天坑群都是可溶性岩石经溶蚀作用形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问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1. A.
    自北向南增高
  2. B.
    自西向东增高
  3. C.
    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4. 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1. A.
    海拔
  2. B.
    降水
  3. C.
    热量
  4. D.
    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解答下列各题。


1.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1. A.
    ①②
  2. B.
    ①③
  3. C.
    ②④
  4. D.
    ③④

2.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1. A.
    高压
  2. B.
    低压
  3. C.
    冷锋
  4. D.
    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1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2为与图1对应的等高线图。完成题。


1.图1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


  1. A.
    山谷、山顶、山脊
  2. B.
    山脊、鞍部、山谷
  3. C.
    陡崖、鞍部、山谷
  4. D.
    山脊、山谷、峡谷

2.图1中的P地对应图2中的


  1. A.
    M处
  2. B.
    N处
  3. C.
    X处
  4. D.
    Y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2. B.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3. C.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4. 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1. A.
    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2. 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3. 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4. 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乡村地区100亩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作物种植面积(亩)
水稻蔬菜花卉油菜其他
1990年73.580135.5
2000年35458.59.52
2005年15.5275304.5


1.这个乡村最有可能位于


  1. A.
    珠江三角洲
  2. B.
    太湖平原
  3. C.
    华北平原
  4. D.
    松嫩平原

2.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 A.
    市场需求
  2. B.
    生产经验
  3. C.
    自然条件
  4. D.
    国家政策

3.洪涝是该地进行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关于该问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①地势低平;       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③夏秋季节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东南季风强弱的影响


  1. A.
    ①③⑤
  2. B.
    ②③④
  3. C.
    ②③⑤
  4.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回答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604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1961万人 


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2. B.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3. C.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4. D.
    人口基数较大

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1.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2. B.
    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3. 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4.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3.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1. A.
    资源状况
  2. B.
    生活消费水平
  3. C.
    科技发展水平
  4. D.
    文化水平

4.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2.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3. C.
    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4. D.
    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2. B.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3. C.
    河北省与山西省分界线
  4.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甲、乙两地区共有的资源优势是


  1. A.
    石油
  2. B.
    煤炭
  3. C.
    水能
  4. D.
    太阳能

3.造成甲地区现代突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 A.
    夏季降水集中  
  2. B.
    土质疏松  
  3. C.
    风力侵蚀  
  4. D.
    植被人为破坏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M、N、P、Q代表该地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1、∠2为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读后回答:

若∠1=∠2=20°,则M、N、P、Q的方位正确的是
A.M—北,N—东,P—南,Q—西  B.M—南,N—东,P—北,Q—西
C.M—南,N—南,P—南,Q—南  D.M—北,N—北,P—北,Q—北
若∠1=10°,∠2=30°,且∠1出现时世界时间为8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该地地理纬度为80°S,太阳直射点为(20°S,60°E)
  2. B.
    该地地理纬度为80°S,太阳太阳直射点为(10°S,120°W)
  3. C.
    图示日期前后,正值我国极地考察站黄河站最佳考察期
  4. D.
    图示日期,武汉太阳从地平面的东北升起,西南落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