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材料三: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7分)
(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树等经济林,说明其生态和经济方面的意义。(4分)
(3)目前北京菜篮子里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6分)
(1)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易受寒潮影响;冬春多风沙灾害;土壤盐碱化严重。(有利4分,不利3分)
(2)改善生态环境,(减轻了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收入。(4分)
(3)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6分,3个要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其中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分析时要主意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
(2)从生态方面看,经济林的种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经济方面看,经济林种植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结合材料可知,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都使目前北京菜篮子里蔬菜更加丰富了。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新津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月1日北京时间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一道直径11 m、射程达5 000 m、汇聚正能量和祝福的“北京之光”直射夜空(如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四幅日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与“北京之光”点亮时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北京之光”点亮后一周内( )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最慢
B.北半球各地日出时刻推迟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D.我国白昼与黑夜时差变短
3.“北京之光”点亮时节(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阿尔卑斯山冰雪带下限上升
C.非洲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
D.加拿大境内的驯鹿向北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哈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由a到d表示三个条件越来越好。读表完成问题。
地区 | 青藏地区 | 甲 | 南方大部 | 华北平原 | 塔里木盆地 |
类型 | bad | dda | ddb | ccc | 乙 |
1.甲地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河西走廊
2.乙类型代号应为( )
A.acd B.dba C.adc D.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市某日地表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分布的方法是( )
A.GIS B.RS C.GPS D.PS
2.造成图中甲处地表温度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拔低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3.从地理角度分析,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选址建大型滨江游乐场,最佳位置应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区1961年以来冬季日数统计曲线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该省区大部分年份冬季“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冬季风势力减弱
C.距海近 D.纬度较低
2.2013年该省区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6天,利于( )
A.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
B.冬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避免病虫害灾害
D.秋作物的播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以下问题。
1.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属于沉积岩 B.③属于沉积岩
C.④属于变质岩 D.⑤属于岩浆岩
2.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美联社2012年2月2日报道,连日来寒潮给欧洲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天气,白天气温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气温可低至零下20℃至30℃欧洲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陷入停顿和瘫痪状态。(18分)
(1)有人说:“西欧似乎对冬季寒潮和冰雪完全准备不足”?试从气候的角度加以解释。(4分)
(2)导致图中甲处一月0℃ 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两个主导因素是什么(4分)
(3)2011年12月底,一艘油轮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前往美国,这艘油轮预计航行一个月时间,试述当航行至地中海时常见的天气状况?以及当航行至丁海峡时航速较慢的理由是什么(6分)
(4)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影响 B.大气环流影响
C.下垫面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2.关于乙湖泊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湖 咸水湖
B.外流湖 淡水湖
C.外流湖 咸水湖
D.内流湖 淡水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