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读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1.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2.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2.图中c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3.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地带。影响右图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2分)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分)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5分)2005年4月2日11时50分,“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依次航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环球科学考察。读图,回答各题。

(l)“大洋一号”起航时,纽约(西五区)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洋一号”沿途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世界著名群岛。

(3)“大洋一号”预计将于11月20日到达南非,此时在开普敦遇到的情形,真实可信的有__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A.可能遇到飓风

B.气候干热

C.昼长夜短

D.停靠在港口时,船上的五星红旗向东北方向飘扬

(4)“大洋一号”在非洲大陆南部东西两侧洋面,测得海水温度的差异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G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