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三江平原有“北大荒”之称,如今已被人们看成“北大仓”。据此判断。
【小题1】下列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中温带湿润地区
B.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而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C.土壤因富含矿物质而形成肥沃的黑土
D.夏季高温且雨热同期,利于冬小麦、玉米种植
【小题2】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廉价进口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的开发利用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三江平原位于中温带,降水较多,气候湿润,A正确;由于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B说法不全面;该地区土壤富含有机质而成为黑土,C错误;该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和玉米,D错误。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点评:该题目以三江平原入题,考查了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难度一般。
【小题2】试题分析: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主要目的是保护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环境,B正确;ACD均非主要原因。
考点:区域的特征
点评:该题目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命题,考查了区域的特征,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   )
①国家政策倾斜   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③土地租金低廉   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小题2】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    )
①质检设备落后          ②大量喷洒农药
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9年10月30日,第四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主题峰会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据此回答题。
【小题1】第四届年会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小题2】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小题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

A.相对一致差异 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区域成长阶段的具体表现有(    )

A.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B.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C.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D.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原料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以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对东北地区的主要好处是(    )

A.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B.有利于减轻酸雨危害
C.推动工业化的进程D.扩大林木的使用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造的景区中可以体现
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小题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