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风和上升气流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下图为某城市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5时随高度增加
A.气温明显降低
B.气温稳定,无变化
C.气温先升高,后变化不大
D.气温先降低,后变化不大
6.依据图中所示气温分布,该日有利于霾消散的时段是
A.5时至8时 B.12时至15时
C.8时前后 D.5时至20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莱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10分)【地理一一环境保护】
霾( mai ),空气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试分析1978年之后,广州雾霾天数增多的人为原因。(4分)
(2)简述防治雾霾大气政府、企业和个人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天气现象;霾是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尘。2013年,持续困扰全国多地的“雾霾天”,几乎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雾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活动频繁??????? B.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C.多气旋活动,雨雪较多??? D.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不稳定
2.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②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③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④在大城市禁止新增机动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自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自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