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部分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36分)
材料一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分布图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材料二 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2007年)
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是,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4分),影响上述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分)
(2)结合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分析,中国人口构成总体呈现
(6分)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6分)
(3)根据材料三,我国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是 ,(4分)此种趋势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4)结合中国当前国情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未来人口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3),回答1-3题。
图3
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2.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东部平原地区 D.盆地高原地区
3.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人口密度 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0分)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
|
面积比例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 |
东部地区 |
46 |
96 |
222人/ Km2 |
西部地区 |
54 |
4 |
9人/ Km2 |
(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 和 (写简称,2分)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2分)
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该线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2分)
。
自然条件:(2分)
。
开发历史:(2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部分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36分)
材料一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分布图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材料二 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2007年)
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是,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4分),影响上述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分)
(2)结合中国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分析,中国人口构成总体呈现
(6分)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6分)
(3)根据材料三,我国人口未来发展的趋势是 ,(4分)此种趋势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4)结合中国当前国情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未来人口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向。(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