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 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 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 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
A. 自然灾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加
C. 雪线高度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3】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 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答案】
【1】A
【2】C
【3】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景观。成因主要是:①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被抬升形成地形雨;②暖流流过,增温增湿。受台风影响不大。A正确,B、C、D错误。
【2】该森林带为热带雨林。雨林大面积减少,导致其对CO2的吸收能力下降,加剧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C正确。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引发旱涝灾害。但对全球降水影响不大。A、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南太平洋海水水温上升引起,和全球变暖关系不大,D错误。
【3】乙为世界最大的雨林--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由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的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A正确。B、C、D项有助于雨林的保护,但发挥不出经济效益,不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不利于当地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 副热带高压 B. 信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 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 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 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1】图中适合规划为货运车站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中H区域( )
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宜布局工业区
B. 位于城市远郊,地租水平低
C. 交通干线与环线交会处,布局大型购物商场
D. 交通通达性高,布局住宅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地区参与的水循环是 循环,乙图所示地区参与水循环的主要是 循环。甲、乙两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
(2)甲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湖泊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 ,A、B两河段的流量季节变化如果用下图中的两曲线表示,则A河段对应 曲线,B河段对应 曲线。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A河段 ,汛期出现在 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针叶林D. 高山灌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正在拨动地球仪,做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实验(地球仪代表地球白炽灯泡代表太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图示季节内,北京( )
A. 盛行东南风 B. 四季的更替
C. 此日过后黑夜逐渐变长 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3】下图中,正确表示12月22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大幅度增加,为探究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你认为应首先收集哪方面的资料?
(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双选)( )
A. 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B. 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 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
D. 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B. 由低压区指向高压区
C. 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D. 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