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光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日前后.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将
 
.(加快或减慢)
(2)图中AB为晨线还是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图中A、B、C、D四点角速度关系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专题:
分析:(1)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产生极昼现象,故为夏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3)线速度的规律为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4)角速度规律为除南北极点外其余都相等.
(5)正午太阳高度纬度规律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昼夜长短,直射点在北半球,故昼长为从北向南递减.
解答: (1)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产生极昼现象,故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从6月22日向7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故AB为晨线.
(3)线速度的规律为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越靠近赤道线速度越大,故为C>D>B=A.
(4)角速度规律为除南北极点外其余都相等.
(5)正午太阳高度纬度规律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而此时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昼夜长短,此时直射点在北半球,故昼长为从北向南递减.故为A>C>D>B.
故答案为:(1)6  22   (2)晨线   (3)C>D>B=A
(4)相等  (5)C>A>D>B   A>C>D>B
点评:本题借助光照图考查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况,需要识记理解基本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辐射是(  )
A、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
B、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C、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D、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24小时
B、一个恒星日
C、23小时56分4秒
D、一个恒星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km) 首都距震中(km) 伤亡情况
海地 2010年1月12日 7.3级 10 16 死亡约55万
智利 2010年2月27日 8.8级 60 320 死亡近千人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①②③④⑤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  )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
B、夏至日时白昼时间长度:北京>武汉>广州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武汉>北京
D、三地的地转偏向力都是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大,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C、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于(  )
A、黑子和耀斑放射出的能量
B、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使地球(  )
A、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B、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有适宜的温度
D、有适中的引力吸附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