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二上期8.28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问题:
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C.海南岛属于无冬区,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2.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西部有一列高大山脉 B. 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C. 经贸主要对象是中国 D.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
2.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交通
3.
A. 寒、暖流交汇 B. 港口分布
C. 市场需求 D. 盛行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问题。
1.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入学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
A.25次 B.30次 C.35次 D.40次
2.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气压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增大
3.下列关于防御干旱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 B.兴建水利工程
C.培育耐旱品种 D.大量开采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入学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上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顶部海拔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651米 B.950米、5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为高原地形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小于3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上游流速较下游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选择拍摄北京某建筑物“衔日”照片的最佳时机,某摄影师于d日预先拍摄了一张照片,并据此对太阳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下图示意其计算过程。
1.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2.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开封高级中学等学校天一大联考高三上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6月23日下午4时左右,江苏省盐城市多地遭遇龙卷风和冰雹袭击,瞬时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成排树木被拦腰折断,建筑物被刮倒不计其数,村民被废墟掩埋,截至到6月24日上午已有98人遇难,800多人受伤。下图为龙卷风示意图。
分析盐城市此次龙卷风破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