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C

【解析】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水体不断更新。C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西进,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四:地下水》 题型:综合题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据右图分析该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5)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四:地下水》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种淡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

B.地下水、冰川、河水、湖泊水

C.冰川、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D.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9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 题型:选择题

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五:海水》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五:海水》 题型:综合题

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_______。(填字母)

A.北海道渔场B.秘鲁渔场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甲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乙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三:河湖水》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水系略图。

材料二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大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大。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兰州以上、河口至郑州、郑州以下等三个干流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黄河有时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3)依据材料二、三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