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Industry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2.“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3.下列不属于“工业4.0”主题内容的是
A.智能工厂 B.智能生产 C.智能物流 D.智能采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高考打靶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A.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1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表1
时段 | 7月6日至9日 | 7月10日至8月2日 | 8月3日至9日 |
平均流量(m3/s) | 5069 | 1519 | 3908 |
平均含沙量(kg /m3) | 391 | 52.7 | 369 |
泥沙淤积量(╳103t) | 0.20 | -0.114 | 0.104 |
3.从表1中信息可知
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
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
C.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
D.数据来源于GP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材料三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倒淌河流向变化使青海湖湖水盐度升高,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
(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是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上南部沿海富北部内陆穷,人口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巴西早期的首都为港口城市,先后为萨尔瓦多(1549年)、里约热内卢(1565年)。这些早期城市临近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城市所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商品的集散,利于港口输出。这些都市不仅是商贸中心、政治及文化中心,同时还兼顾保卫海岸安全的军事功能。1960年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图a及图b所示),即在内陆的一片荒原上,创建了新首都——巴西利亚。
(1)依据图6a指出萨尔瓦多与里约热内卢之间的大致距离,并列举两港口早期向外输出的主要农产品。
(2)结合图示信息,说明里约热内卢与巴西利亚的年气温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3)阐述巴西由里约热内卢迁都至巴西利亚,对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人才外流严重 D.用工成本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一6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5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2中的草方格沙障( )
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2.图1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3.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 )
①蓄水保墒 ②提高昼夜温差 ③增加降水 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