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六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罗布泊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涸,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资源。读哈罗铁路示意图,完成各题。

1.哈罗铁路施工过程中

A.崎岖的地形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B.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C.需要跨越大片沼泽地

D.需要突破冻土等技术难题

2.该铁路建成后有利于

A.哈密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B.新疆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C.罗布泊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D.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生态房屋,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非饮用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10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

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降低了对陕西省的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10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荒漠化的本质是( )

A.土地沙化 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

C.土地退化 D.土地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二上10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空间距离遥远

2.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湖平原热量充足,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

B.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土壤都十分肥沃

C.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

D.太湖平原经济发达劳动力稀缺,吐鲁番盆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也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俄罗斯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一般河流入海口鱼类资源丰富,而鄂毕河的入海口鱼类资源却很少。

材料二

表 俄罗斯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

河 流

河口年平均流量(m3/s)

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

冬(12~2月)

(3~6月)

(7~8月)

(9~11月)

鄂毕河

12700

8

36

37

19

叶尼塞河

19800

6

51

24

19

勒拿河

17000

3

37

34

26

(1)简述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4分)

(2)分析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鄂毕河的入海口鱼类资源很少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2)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4分)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