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三角洲形成了由不同等级、不同职能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该体系的形成受 、 等因素影响。
(2)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大中小城市 协调,规模 分布,发挥高等级城市 作用,是实现区域城镇合理布局的主要途径。
(3)在城市发展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
(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科学的城乡规划尤为重要,它的意义主要在于 、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区域面积相比,①=②、②>③
B.①②两区域地表平均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
C.②③两区域同位于东半球
D.③区域北缘自转角速度大约是①区域北缘的一半
2.飞机从④地向③地飞行,走最短路径,其航向是
A.向东北
B.向西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分)
材料 中国有西部大开发战略,而俄罗斯现在正拿出同样的劲头,开发其辽阔的东部,称为“东部开发计划”。俄罗斯不断加快的东部开发步伐也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试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3分)
(2)试从人口、资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和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相同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藏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有( )。
A.核能、潮汐能 B.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C.水能、太阳能 D.石油、天然气、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1.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东岸侵蚀较西岸严重,该河流位于: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四地自转线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辟 14.5°,西经76.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 0公里。
材料二: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1)地震震源位于 层以上的岩石圈。秘鲁位于 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
(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 ,其分布特点有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3)试评价秘鲁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 ① | ② | ③ | ④ |
出生率% | 3.8 | 2.8 | 4.1 | 1.5 |
死亡率% | 1.8 | 1.5 | 3.9 | 0.8 |
自然增长率% | 2 | 1.3 | 0.2 | 0.7 |
1.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2.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自然风貌观光、森林生态观光及度假、农事体验、高科技农业园科普教育及乡村旅游节事等活动,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描述该城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