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2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
(1)②地年均温较①地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2)比较①地和②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乞力马扎罗山一年内日出最早的日期是________,该日③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请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________。
【答案】(1)低;因②靠近赤道,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2)①地年降水量较②地小,因为①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时间长,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
(3)12.22;54.5°;①日落地方时数值比;②地小,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
【解析】
本题以非洲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及其判断,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
(1)由材料二可知②地年均温较①地低,特别是4--11月。因②地降水多,阴雨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2)降水的差异一般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角度答题,分析降水的成因则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由材料二可得,①地年降水量较②地小,因为②靠近赤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而①地纬度偏高,受东北信风影响时间长,东北信风干燥,降水少。
(3)乞力马扎罗山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日出最早时,故应是12月22日;该日③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12°+23.5°)=54.5°;①地在北半球,此日,①地昼最短夜最长,日落时刻早,②地昼最长夜最短,日落地方时晚。两地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塞罕坝以丘陵、曼甸(熔岩地貌)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既有高原的一般特征,沙丘起伏、地势开阔、山体浑圆,又有湖、淖、谷、甸较多,梁、峁、丘、滩齐全的特点。这里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历史上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严重沙化。塞罕坝人克服困难,摸索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经验,使塞罕坝变成了“放眼皆绿色,禽兽怡其间”的百万亩林海。林区现有植物659种、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珍稀动物十几种。下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分布示意图。
列举塞罕坝草原夏季开展的旅游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7年8月某考查小组在西藏纳木错湖边观测风向(见图)。读8月13日某时刻研究小组观测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纳木错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B. 湖泊面积大 C. 下垫面性质 D. 平均气温低
【2】根据图示风向随高度变化记录情况,推测地面观测的大致时间是( )
A. 2:00B. 8:00 C. 14:00 D. 17: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西部都分区域略图(图1)及图中②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是因为________。
(2)图中②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该气候形成原因是终年受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3)比较图1中③地和④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贵州、江苏、四川、广东四省2007年与2017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上述四省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省北部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区B. ②省属于我国西气东输输出地
C. ③省受台风影响大D. ④省准静止锋主要发生在冬季
【2】有关①省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B. 人口增长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C. 省内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小
D. 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贡献最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华沙召开,此次会议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回答问题。
【1】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集中分布在
A.电离层B.中间层
C.平流层D.对流层
【2】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a~d中,能代表温室效应过程的是
A.abB.bc
C.cdD.ad
【3】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叙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我国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全球各地异常极端天气频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问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2】(小题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小题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 气旋缓慢过境 B. 冷锋缓慢过境 C. 反气旋缓慢过境 D. 暖锋缓慢过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 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C. 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