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它七大行星
A. 大气成分相似 B. 表面温度相近
C. 自转周期相同 D. 公转轨道共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2)气流相对上升的是气压带和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 气流相对下沉的是气压带和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
(3)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征是 . 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左侧种上苔藓和杂草,右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主要是验证植被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B. 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C. 左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D. 右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2】【2】该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主要可适用于
A. 青藏高原 B. 江南丘陵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甲、乙两地均为低压中心 B. 乙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
C. ①地吹东北风 D. ①地吹西南风
【2】图示季节
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B. 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草木枯萎
C. 我国黑龙江某农场正在种植小麦 D. 北京香山红叶正浓
【3】下图示意a、b、c、d四地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量,其中与上图中②地相符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岛屿储存淡水少 B. 地表水下渗较多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降水量大,蒸发量大
【2】为解决该岛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最经济的办法是
A. 实行岛内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C. 大量开采地下水 D. 人工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干线于2014年8月25日全线贯通,西段干线起点自霍尔果斯,终点至宁夏中卫,除局部地区会与西二线分离外,干线93%的长度都会与西二线并行。西三线西段干线建成后,年输气量大约为300亿立方米。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判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为 盆地,“二线和三线工程西起 口岸。
(2)我国投巨资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是( 双选 )
A.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紧张 B.西部资源浪费严重
C.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D.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3)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