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自然村十年前约360万个,现今仅剩下270万个,每天约80到100个自然村在消失。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农村
A. 出生率急速下降 B. 城镇化快速发展
C. 人口大量外迁务工 D. 生态环境的恶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 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 ,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位置A点处于(晨、昏)线上,这时B点的地方时是,A、B、C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三点的自转角速度。
(2)图中乙位置C点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假如有一水平运动物体在C点由南向北运动则其向偏。
(3)从甲到乙,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不断,太阳直射点不断向(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有关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改造沙漠,增加水循环的数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桥上桥景观
【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 径流季节变化小 B. 径流年际变化小 C. 结冰期较短 D. 河水含沙量小
【3】叠建桥上桥的根本原因是
A. 河流流量增加 B. 流水侵蚀 C. 泥沙淤积 D. 地壳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千岛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县境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因湖内拥有1078座翠岛而得名。近期,千岛湖景区新开设了热气球观光项目,游人花费260元就能享受15分钟俯瞰千岛湖的新体验。下图为千岛湖景区俯瞰图。
分析千岛湖景区新开设热气球观光项目的原因,并推测其运营的天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者对工作日10点与23点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读某城工作日10点与23点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空间聚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规模不断向外扩展,主要原因是( )
A.平原地形
B.文化传承
C.城市职能
D.经济发展
(2)关于该城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居住区面积比就业功能区小 ②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西
③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 ④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RS
B.RS、GIS
C.GPS. GIS
D.GPS. RS、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挪威峡湾
C.渭河谷地
D.虎跳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