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以软体动物、昆虫等为食,通常在河流、湖泊、沼泽附近的稀疏树木上筑巢。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图中④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

A.飞离①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B.从①飞行到②过程中地表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C.由②飞至③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D.回迁过程中③地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2关于白鹳迁徙途径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7月雨热同期,盛产柑橘

B.②地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发地震

C.③地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

D.④地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

320世纪90年代前,荷兰使用风车“抽水造陆”大力发展高产农业。荷兰

A.主要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

B.使用风车抽水是因为其受西北季风控制时间长

C.发展高产农业的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抽水造陆导致沼泽湿地减少,欧洲白鹳栖息地减少

【答案】

1C

2D

3D

【解析】

本题组以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气压带和风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区域地理特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

1由材料知,飞离①地时是春季(3—5月),当地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6—8月,A错误;从①飞行到②过程中地表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B错误;由②飞至③是春季(3—5月),飞行路线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北半球中纬西风风向一致,C正确;回迁过程中,时间是从春季往夏季走,随着直射点北移,③地昼长逐渐变长,D错误。故选C。

2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区,7月雨热不同期,A错误;②地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发地震,B错误;③地位于40°N,中纬地区,春季气候温和,C错误;④地在欧洲西部的荷兰,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D正确。故选D。

3荷兰主要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乳畜业,A错误;使用风车抽水是因为其受中纬西风控制时间长,B错误;荷兰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少,农业劳动力不丰富也不廉价,发展高产农业的优势是科技水平高,C错误;抽水造陆导致沼泽湿地减少,欧洲白鹳栖息地减少,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尼伯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B.移动路径受控于洋流

C.登陆之后风力不断增强D.气旋生成于赤道地区

2台风登陆泉州时,泉州( )

A.多连续性降水B.多艳阳高照

C.气温降低,气压降低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都是具有一定的界线

C.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鄱阳湖平原 ⑥江西省和南昌市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磷进入水体后成为藻类等生物的养分,会导致富营养化现象。湖泊水体中磷的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农业排放和湖泊沉积物释放。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累积在沉积物中的磷会重新释放进入上覆水体,水体中的磷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富营养化现象。湖泊沉积物磷蓄积特征与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和湖泊形态特征密切相关。沉积物中的磷分为可移动磷和稳定态磷,其中可移动磷更容易释放到水体当中,大多来源于农业或生活污水的排放;稳定态磷大多是钙镁等与磷结合形成的沉淀,或土壤或岩石的侵蚀产物,不容易释放到水体当中。下图为洞庭湖和洱海位置图,下表为洞庭湖和洱海的部分湖泊概况数据。

(1)结合材料,推断洱海沉积物中磷总含量比洞庭湖更高的原因。

(2)洱海沉积物中磷总含量比洞庭湖更高,但是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却更严重,请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信息,分别针对洞庭湖和洱海的磷污染输入特点提出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气候的变化是(  )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雪线上升 B. 暖冬频繁

C. 海平面下降 D.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图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生态脆弱的ABCDEF区域中,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_______,盐渍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

2A区域的荒漠化会加重B区域的_______等环境问题,因此B区域环境保护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

3)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DEF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体型巨大,凶猛。嗅觉极为灵敏,皮肤呈黑色,可从北极熊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皮肤的原貌,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 km/h,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它们主要捕食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2016年12月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数量到本世纪中期可能减少超过三成。

(1)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2)北极熊的迁徙规律是怎样的?

(3)气候变暖对北极熊有什么影响?进而对当地居民会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谷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

B.每年3、4月是该河的洪水期

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

2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