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乙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
A.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B.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
C.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D. 扩大内河航运能力
2.长江、黄河两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沙尘暴 B. 石漠化
C.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水体污染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2.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B.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C.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D.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亚某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乙河冬季输入甲湖泥沙增多
B.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丙河对甲湖的排盐作用减弱
C.乙、丙两河均流人甲湖
D.甲湖北岸坡度较陡
2.甲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构成“新丝绸之路”。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丝绸之路”的优势有( )
①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渝新欧” 国际铁路大通道修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B.有利于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
C.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10时,20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东十区)举行。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城市观众收看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
A.纽约——11月15日19:00 B.伦敦——11月14日0:00
C.北京——11月15日8:00 D.开罗——11月14日8:00
2.本次G20峰会开幕时( )
A.太阳直射北半球 B.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C.北极附近出现极现象 D.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2月4日,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 底特律的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煤铁资源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 D.劳动力丰富
2.导致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不包括( )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B.生态环境破坏
C.产业结构单一 D.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