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作用 D.盐碱化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平湖市高二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错误的是
A.绿化带能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
B.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我国西藏拉萨等地有明显震感。ICL软件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软件,可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不等预警地震,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预警时间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据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的原理是
A.监测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差异
B.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地球内核活动
C.观察青蛙成群迁移等动物异常举动
D.通过观测天文星象(如地震云)
3.地震发生时,拉萨某校老师正在五楼上课,装有ICL软件的手机突然响起了“地震抵达拉萨还有20秒,滴滴,18秒,滴滴……”的预警警报。此时,学生应立即
A.将书或包放于头顶,并冲下楼
B.有序跑出教室到空旷的操场
C.从五楼的阳台沿下水管道逃生
D.蹲下,抱头,躲在桌子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3.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
A.甘蔗 B.油菜 C.棉花 D.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_________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________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娄底湘中名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甜菜
2.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东南信风北移 B.东北信风南移
C.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年甘肃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调查,旨在探讨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图文材料,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惠来一中、揭东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
2.“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