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____________。
(2)B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D点日出时间是____点。
(3)图中所示的晨昏线是____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
(4)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
(5)图中ABCD四点自转角速度度大小均为______。
(6)这一天,西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答案】23°26′S 20小时 6:00 晨 0° 66°34′ 15°/h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
据图示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23°26′S),A点所在的经线为白昼的中央经线,B点距离A点为150°经度,E点处于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D点在赤道上,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是,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均为15°/h,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西安离太远最远。
(1)据图示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23°26′S)。
(2)据图示可知,A点所在的经线为白昼的中央经线,B点距离A点为150°经度,白天的昼长为300°,昼长为20小时,D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6时日出。
(3)顺着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方向,是由黑夜演替为白昼,所以为晨线。
(4)此时,E点处于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D点在赤道上,纬度差为23°26′,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
(5)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是,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均为15°/h。
(6)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西安离太远最远,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夏季是甲国的 “丛林野火季”。2019年11月起,森林火灾形成的烟尘常飘向乙国,使乙国各地笼罩在烟霾中。
材料二 左图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右图是甲、乙两国区域图。
(1)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①____气压带,②____风带。常年受③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____ (填“海洋性”或“大陆性”)气候。
(2)将甲国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乙国的风带是____ (填数字序号)。
(3)④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 (填“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作用。
(4)K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受____ “暖流”或“寒流”)影响,____风携带大量暖湿水汽,在山地____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左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梳头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8分)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洋流中( )
A. ①为暖流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D. 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
【4】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迁移,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乙图比甲图
A. 比例尺更小 B. 比例尺更大 C. 等高距更小 D. 等高距更大
【2】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
A.海拔更接近 B.降水量更接近
C.相互间热量交换快 D.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 为 2017年北京时间 11月 20日 20时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甲、乙为不同性质的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温带反气旋 B. 气流顺时针辐合
C. 甲为冷锋,正向西北移动 D. 乙为暖锋,正向东北移动
【2】图中各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海风力较大 B. 冰岛天气晴朗
C. 意大利为阴雨天气 D. 英国正遭遇台风天气
【3】图示时间
A. 伦敦时间为 20日凌晨 B. 甲地的昼长比乙地更长
C. 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D.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2】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使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1】关于图中热力环流的画法正确的是
A.B.
C.D.
【2】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所营造的绿化带最适宜布局在
A.甲地和乙地B.乙地和丙地
C.乙地和丁地D.甲地和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