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理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小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该图的指向标是(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L河流域( )
A.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2.有关Q湖以下河段流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湖区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冰雪融水减少 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小
B.植被截留降水 河口三角洲受海侵蚀而萎缩
C.降水大量下渗 土壤盐碱化加剧
D.人工拦截径流 河口渔业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欧洲北部 B.非洲南部
C.南美洲东部 D.我国西部
2.关于该山地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比北坡海拔低
B.北坡是向阳坡,垂直自然带谱更完整
C.南坡是迎风坡,雪线较低
D.南坡比较干燥,森林带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完成下题。
1.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暖锋;绵绵细雨天气
B.冷锋;大风沙尘天气
C.气旋;大雾天气
D.反气旋;冻雨天气
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位于(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由于实施了淡季旅游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游客,2010年,敦煌共接待游客151.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87%和98.08%。其中海外游客超3万人次,同比增长40%。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敦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2)说明敦煌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贵州省高三上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说明图中P处气温比同纬度的两侧地区高的原因(4分)
(2)简述P城气候特点。(8分)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方面分析P城气候的成因。(6分)
(4)试分析气候对该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