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2)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

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答案】(1)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

(2)①: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

选择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

【解析】

本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土壤的形成,以及人类对土壤的改良措施,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以及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并能理解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影响。

1)根据所学知识,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根据材料,“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说明东北黑土地颗粒较细且均匀的原因是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而其分布区由于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

2)选择其中一个解答即可。若选择①,则从轮作和种植的作物两方面进行分析,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选择种植大豆,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因此此耕作方式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

若选择②,则从“免耕”“秸秆还田”两方面进行分析。秸秆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免耕、秸秆覆盖可以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因此此方式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______(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______。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______洋。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______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

(4)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1时刻a、b间气压变化规律是

A.B.

C.D.

2甲地从T1到T3时段的天气现象是

A.气压不断降低B.气温不断升高

C.风速一直减小D.天气终未晴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非洲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B. ②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C. ③地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D. ④地受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

2图中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飘向内陆,其主要原因是(  )

A. 受盛行西风吹拂 B. 对流运动旺盛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近地面产生逆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丹麦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丹麦风电占总发电量的20%。该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行西风强盛 B. 极地东风强盛

C. 飓风登陆频繁 D. 季风环流旺盛

2】影响丹麦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前;背斜

C.P地层形成之前;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2】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

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

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

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统计表。

材料三: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指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

(2)简述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

(3)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该限制性因素的成因。

(4)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分析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

(5)说明广东向广西的产业转移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各个城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为某网站显示的2019年3月某日北京市人口流入目的地的大数据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前往长沙相比,前往重庆没有选择汽车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较远B.经济落后C.地形崎岖D.河流阻挡

2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判断北京人口流入廊坊市的主要目的是

A.返回居住地B.从事第二产业C.从事旅游业D.返乡探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