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边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黄河中游流域及水文站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下列水文站中,年均输沙量最大的是( )
A.头道拐 B.华县 C.花园口 D.龙门
2.导致上题所选水文站年均输沙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流域面积 B.降水量 C.地形 D.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晋江市高三综合测试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4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据图4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富阳市高三第八次质检(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是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
年份 | 常住人口(万) | 户籍人口(万) | 0~14岁 (%) | 15~64岁 (%) | 65岁及其以上(%) | 城镇人口(万) |
2010 | 5950.1 | 6862.0 | 17.98 | 71.84 | 10.18 | 2559.1 |
2000 | 5986.0 | 6245.3 | 25.52 | 67.03 | 7.45 | 1664.7 |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最严重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原因。(8分)
(3)指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名称,分析城市化高于他城市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富阳市高三第八次质检(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中学2013年11月23日举行的学生“远足”活动部分路线图,回答下题。
1.该日上午7点30分至9点之间,学生欢快地行走在图中甲至丁路段,关于他们在图中四地的行进方向和太阳位于学生所在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向东南 侧前方
B.乙:向西南 左后方
C.丙:向西北 左前方
D.丁:向东北 右后方
2.四路段中,最有可能受山体滑坡而导致的道路阻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多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2.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在同一日
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D.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岛位于乙岛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十一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1.某工程队拟在上面等高线图中A、B两地间修建一座桥梁,桥面与其下方谷底的M相对高度可能为( )
A.40m B.150m
C.120m D.250m
2. 野外科考队员夜晚在A地观测到北极星在B方向的上空,M地在A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市高三三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高度2621米),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025'S,77007'E)之间.南距昆仑站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的建立可为中山站前往昆仑站考察捉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间力量。完成下列问题。
1.泰山站的纬度较接近( )
A. 77040'S B. 75032'S C. 73051'S D. 71015'S
2.泰山站主体建筑呈高脚式、灯笼状,采用该设计主要目的是( )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防紫外线辐射 D.利于天文观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