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B.20%C.30%D.40%

2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

1B

2C

【解析】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故1982年城市人口约2000万;乡村人口约8000万,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20%;B正确。

2图示1961年---2007年期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乡村,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故选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图中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差异B.地形差异

C.土壤差异D.生产习惯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河流B. 湖泊C. 山脉D. 城市

2甲地比乙地( )

A. 纬度高、地势高B. 气温年较差大

C. 日照时间短D. 年太阳辐射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 从毁林到造林 B. 开发矿产资源

C. 伐木与深加工 D. 禁止砍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C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近年来,甲类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包括: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和“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和科技。

(2)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试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_。该地探索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右图所示),分析该生产模式的优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

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 冬季风B. 盛行西风

C. 夏季风D. 东北信风

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 持续除草B. 从外地运沙

C. 修筑防浪堤D. 植树种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北,再向东北

C.先向西南,再向南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