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小题1】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RS指遥感技术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GIS是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并提供对人类实际中有用的信息。进行宏观观测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应使用RS;故选A。人工科学考察对于宏观观测明显不实用。
【小题2】由图示可以看出,越靠近井生态破坏越严重,可以推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最外面植被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草木植被,进而可以推知该地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牧业,故控制该地生态现象发展和蔓延的主要措施应该为规定合理载畜量,避免过度放牧,故C为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3S”技术各自的功能和以该地区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判断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
A.秋季降水少 | B.大气流动性强 |
C.工业粉尘排放少 | D.交通流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
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
A.土地质量比较差 | B.耕地破碎,人均少 |
C.水稻土肥力下降 | D.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2009年法国、巴西、德国、日本四国能源构成(%),据此回答题
国家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 | 核电 | 其他 |
甲 | 19.1 | 16.4 | 21.1 | 8.9 | 32.1 | 2.4 |
乙 | 54.2 | 1.2 | 9.8 | 3.1 | 29.3 | 2.4 |
丙 | 1.2 | 1.8 | 1.6 | 86.3 | 0.9 | 8.2 |
丁 | 7.4 | 2.3 | 1.0 | 12.2 | 76.5 | 0.6 |
A.德国、巴西、法国、日本 | B.日本、德国、巴西、法国 |
C.法国、日本、德国、巴西 | D.巴西、法国、日本、德国 |
A.我国和乙国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分布在国土东部 |
B.与丙国相比,我国的水能蕴藏量小 |
C.我国核电比重接近丁国比重的一半 |
D.我国和甲国都是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大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天然景观两种类型 |
B.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
D.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质旅游等方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