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专题:
分析:(1)确定该区域位置,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画出降水递减箭头.
(2)降水的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地形雨.
(3)外力作用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会形成岩浆岩.
(4)由于河流泥沙含量大,在河流中下游因为河道弯曲或者地势低平使河流流水速度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
(5)“东汽”从十堰搬迁,要从搬出地和搬入地作比较,主要是从:交通、市场、劳动力、资金等方面分析.
解答: 解:
(1)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箭头如图:
(2)根据经纬度和小冬作文描述(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以及图中呈现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可分析得出该区域的旅游名山是鄱阳湖附近的庐山.由于降水出现在午后强对流天气下形成的,所以是对流雨.
(3)山脉的形成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所以图中甲山山脉多低谷、山口,主要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所以会有岩浆岩.
(4)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河道弯曲,河流流水缓慢,泥沙容易淤积形成地上河.所以长江荆江段可裁弯取直工程,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缓解水土流失,减少长江含沙量.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下游地势平缓,水流较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黄土高原进行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减少黄河含沙量.
(5)从图中分析可知“东汽”搬迁至乙处(武汉),图中乙处有铁路交汇,河流经过,所以该处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乙处(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农业基础好,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武汉处于长江中游,是长江中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靠近钢铁产地,附近有葛洲坝、山峡水电站,电力资源丰富,所以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十堰地处山区,离市场较远,交通不便;山区工业集聚效应差,所以十堰工业区位条件差.
故答案为:
(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庐山  对流  多发生在夏秋午后
(3)流水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4)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 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5)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点评:本题以中国区域框图为背景考查了气候、河流治理、山地及工业区位等知识点,需要学生有较全面和体系的知识,有较高的读图、析图能力,本题有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的风向是
 
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地(0°,90°E)、乙地(60°N,90°E)、丙地(0°,40°E)、丁地(60°S,20°W)与本初子午线的距离最近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图 1)”,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
 
,B与C中高压中心是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3)图2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
 

(4)在图1中甲处画出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地貌相对均一某地区某时刻的等压线分布图,甲地的箭头表示其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应位于
 
(南、北)半球.
(2)分别用虚线箭头和实线箭头画出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和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
 
.(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顺时针旋转上升
B、逆时针旋转下沉
C、逆时针旋转上升
D、顺时针旋转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地球公转到图中四点中的(  )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