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研究发现乙、丙河段河漫滩上的土壤颗粒比甲、乙河段更粗。完成下面小题。

1乙、丙河段河漫滩土壤颗粒偏粗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

A.泥沙物源颗粒粗B.河流的流速缓慢

C.流水侵蚀作用强D.风沙沉积作用弱

2与西侧相比,贺兰山东侧交通线路更发达的直接原因是( )

A.气候更湿热B.地形更平坦

C.聚落更密集D.土地更广阔

【答案】

1A

2C

【解析】

1本题以贺兰山、宁夏平原及周边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的效果。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故B可排除;宁夏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C可排除。越往下游河段,河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河流沉积物的颗粒应越来越细。但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乙、丙河段沉积物颗粒反而偏粗,说明主要因素是来自贺兰山的泥沙物源起了主导作用,所以选A。乙丙河段有的在贺兰山的东侧,贺兰山会对西北风起到阻挡作用,风沙作用弱,但有的河段在山地的西侧,风沙沉积作用强,故D可排除。

2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从“贺兰山”可判读出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从区域特征的角度,该区域不可能出现湿热气候,东西两侧的地形、土地面积上差异不大(但耕地面积差异大),而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1962年,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发表文章提出:呜沙山的沙物质大量向东移动,30年内莫高窟(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开凿于敦煌城东南呜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有被沙子淹没的危险。当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赵松乔先生受命到敦煌实地考察后表示,未来300年至3000年内,呜沙山不会向东埋压莫高窟,那些将莫高窟全部搬迁的方案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下图为21世纪初建成的“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支持赵松乔先生观点的有( )

①地处东西风过渡带,两者大致势均力敌

②气候极度干旱,沙尘暴天气多发

③莫高窟顶部有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

④鸣沙山的基底都是岩石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建成以来,进入敦煌的沙量减少了85%以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 )

A.草方格固沙带 人工戈壁带 崖面化学固沙带

B.草方格固沙带 崖面化学固沙带 人工戈壁带

C.人工戈壁带 草方格固沙带 崖面化学固沙带

D.崖面化学固沙带 人工戈壁带 草方格固沙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泛城市化是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在这一阶段,整个区域呈现城镇大体均匀分布、区域经济均衡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城镇在地理空间分布常用基尼系数G衡量,其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1,城镇在地理空间分布越趋于集中,反之,越接近0,城镇在地理空间分布越均匀。下表为浙江省2016年城镇分布基尼系数和城镇分布类型。

地区

城镇分布基尼系数

城镇分布类型

浙东北杭州湾区

0.277

高度均匀

浙东南五个湾区

0.312

比较均匀

内陆

0.765

高度集中

浙江省域

0.633

高度集中

材料二 湾区是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大平台。正在打造的浙江大湾区,核心是杭州湾经济区,具备打造高水平湾区经济的实力、活力和潜力。2018年12月15日美国波音公司与中国商飞在浙江舟山共同设立的波音舟山737完工和交付中心交付首架飞机。

材料三 浙江大湾区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说明浙江省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2)简述东部大湾区城镇分布均匀的原因。

(3)分析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区位优势。

(4)简述波音公司舟山工厂建成对舟山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面临太阳毁灭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流浪地球”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2示意图中地球在A和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行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②A处的数值为1 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波动变化B.降水量变化的周期不相等

C.由①→②雪线高度不变D.由①→②冰川面积缩小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A.二氧化硫的排放B.二氧化碳的排放

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D.目前处于间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压场角度看,③地为______,④地为_____,我国首都北京受____控制。

(2)此时①地吹________风。

(3)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地。

(4)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期,纺织工业处于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下图表示_____________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吸引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业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4)按下图中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你认为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晋东南的村落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在雨洪的利用方面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图是明清时期泽州县贾泉村雨洪集蓄系统的复原图。该系统包括雨洪收集、蓄积供水和排水三个子系统,其中雨洪收集子系统由集水槽(渠)、汇水区组成;6个小型泊池(除黄树岭泊池)和渗水坑通过或明或暗的水渠沿街道连接,共同构成了雨洪蓄积供水和排水子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系统将截获的雨洪引导到村东北的东泊池,是因为东泊池( )

A.海拔相对较高B.离汇水区最近

C.蓄积水量最大D.修建时间最早

2该村雨洪集蓄系统的核心功能是( )

A.防御洪涝灾害B.解决生态用水

C.提供人畜用水D.保证灌溉用水

3明清时期,该村较肥沃的耕地可能位于村庄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