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全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回答题。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 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⑤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4.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1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⑤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11.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2.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表全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回答问题。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 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
第五次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