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世界一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1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A.甲乙之间的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的海沟、海岭

C.甲丙之间的褶皱山脉、高原D.甲丁之间的海沟、岛屿

2甲板块

A.参与了地质循环B.漂浮在莫霍面上

C.周边多地震活动、少岩浆活动D.以海岸线与其它板块分割

【答案】

1D

2A

【解析】

1根据形态和边界分布判断,甲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图中显示,甲、乙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碰撞挤压边界,属消亡边界,一般不会形成裂谷、海洋,A错误。图中显示,甲、丙板块相离运动,形成张裂边界,属于生长边界,而海沟形成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边界,B错误。图中显示,甲、丙板块相离运动,形成张裂边界,属于生长边界,而褶皱山脉、高原一般形成于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C错误。图中显示,甲、丁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碰撞挤压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之下,形成典型的海沟、岛屿等地貌,D正确。故选D

2根据形态和边界分布判断,甲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包括甲板块在内的所示板块都参与了地质循环,A正确。板块是指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的单元,因此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是漂浮在莫霍面之上,B错误。太平洋板块周边是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既多地震活动、也可岩浆活动,特别是太平洋板块东南边海岭处,岩浆活动非常频繁,C错误。太平洋板块东南边不是以海岸线与其它板块分割,而是以海岭与南极洲板块分割,D错误。故选A

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中脊等);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往往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以及山脉或岛弧(如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美洲西岸的山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3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D. 上海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4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原因不包括

A. 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B.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空气密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C.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D. 兰州深居内陆,广州临海,兰州的云量、雨日比广州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6月23日至10月23日,挪威人奥斯兰和他的团队利用一艘帆船完成了环北冰洋的航行,有力地说明北极冰融化的程度。

(1)6月23日帆船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说出该渔场的名称及主要成因

(2)当他们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航行,途中看到典型的峡湾地貌景观,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3)简述第②段航行期间经过的沿岸陆地所属的干湿地区及成因

(4)奥斯兰选择6—10月进行环北冰洋航行的原因

(5)第②段航行期间帆船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是

(6)试描述在第②到第④段航行期间摩尔曼斯克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7)2011年5月奥斯兰在“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到:“1990年我和两位朋友进行第一次极地探险。那个时候,冰盖比较厚实,经常能看到3到4米厚的冰盖。然而到了2007年我们重访北极地区,测量冰盖的厚度,得到的结果是多数地区在1.5到2米之间。” 北极冰大量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事实依据,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8)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台风影响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缓解温室效应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中M为OP的中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可能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当地球公转速度为M时,合肥的昼长接近

A.9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19小时

3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时,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B.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1月17日~20日,一次较强的寒潮袭击了安徽省:48小时内全省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局部地区超过10℃。19日凌晨淮河以北和本省山区气温降至0~-2℃,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霜和霜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与图中相符的是( )

A. B. C. D.

2受寒潮影响,淮南地区可能会出现( )

A. 气压降低 B. 大风降温 C. 电闪雷鸣 D. 阴雨连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今长征沿线已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密集带,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回顾历史,砥砺前行,重走长征路已成为磨砺意志的挑战之旅。下图为重走长征路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重走长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当地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1979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样带位置如图)调查,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交织成网,形成密集而松软的垫状植物。2015年,考察队重新调查该区域植被,发现灌木严重退化,多种草本植物已经入侵,而成为优势物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植被调查样带

A.沿着山谷延伸B.最大高差小于 540m

C.全长超过 3000mD.沿途坡度变化均匀

2导致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草本入侵、灌木退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冬季积雪增多B.土壤肥力降低

C.冬季气温偏高D.植被覆盖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在分布特点上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3)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

(4)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________风,D地盛行____________风,我国的气候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