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指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B
提示: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丰富的油气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指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1)—(3)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向北弯曲经过陕北靖边,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

(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喀什市是新疆南部经济中心,有学者建议,建设以喀什为中心的中亚、南亚经济圈。据此并读下图回答题。

.下图中河流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m市近年来成为我国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原因是           (   )

A.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沿线

C.工业发达,商品丰富                D.附近人口密度大,市场广阔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投资重点向西部倾斜和逐步实施,8万km公路通车里程使新疆变“小”了,喀什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

A.巩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B.发展我国与西部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C.维护中亚、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D.缓解新疆西部人口密度过小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线全长4 200千米,它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势性体现在:

A.开发难度小    B.输送、储存方便

C.减轻大气污染    D.燃烧效率低

随着冬季的到来,我国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又要面临着再一次的“煤荒”,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合理、综合效益最高的是:

A.充分发挥“西气东输”管线大量运输天然气的作用,缓解沿线的用煤紧张

B.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C.增加山西等煤产区煤的外运铁路建设

D.研发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宁波市金兰合作组织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4~15题。

1.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较,省级行政区A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省级行政区B的是(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改变能源短缺状况,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