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C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后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吸收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再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被地面吸收,其传递过程如C所示,故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B.②和③较小C.③和④较小D.③和⑤较小
小题2: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质量好与太阳辐射强和日较差大密切相关,与此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B.①大③小C.③小⑦大D.④大⑥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臭氧是汽车废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经光化学反应而形成,在高温季节,它会悄悄地代替了PM2.5,坐上大气污染物的“头把交椅”。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一天中,臭氧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A.清晨B.午后C.傍晚D.夜晚
小题2:下列月份中,长三角地区出现臭氧几率最高的是
A.1月份B.3月份C.7月份D.10月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  )
A.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
B.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 000米以下
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
D.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
小题2: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B.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C.冷锋控制
D.暖低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回答:(16分)

(1)A表示          作用,其强弱与                    有关。
(2)B表示          辐射,D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
(提示:图中A、C、D字母表示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3)E表示              辐射,它对晚上的气温高低影响比较大。
(4)如果大气吸收的热量大于支出的热量,就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全球气温有上升的趋势,请根据上图信息,说说这一原理的形成原因?(两点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天气阴晴差异,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回答:(10分)

(1)A表示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作用。
(3)C表示_____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是
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C.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