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 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片可以“朦胧”一词概括,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也描写过,试比较这首词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月色微微,云彩轻轻。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回望京口,只见一片烟雾迷蒙,仿佛梦之初醒.只记得饮酒高歌之情景,怎么又到船上了呢?真是月朦胧,云朦胧,孤城朦胧,人的意识也朦胧.情景交融,巧妙地烘托出醉醒后的心境。
【2】柳永的词状写想象之景,是虚写;苏轼的词状写眼前之景,是实写;柳永的词描写的景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清新、鲜明,而苏轼的这首词则景象朦胧;风流浪子柳永是向热恋中的情人诉说“千种风情”,苏轼是向朋友和长久分离的亲人倾诉羁旅行役之“梦”。
【解析】
【1】试题的意思是说这首词的上片的景的特点是朦胧的,情的特点也是朦胧的;结合诗句分析景和情的朦胧的特点即可。
【2】柳永的《雨霖铃》描写酒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是诗人的想象之景;“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是实写.根据第二题可知,苏轼的词营造的意境朦胧,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清新、鲜明.再从情感上看,柳永表达的是情人离别的痛楚,而苏轼表达的是向朋友和长久分离的亲人倾诉羁旅行役之“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pì 譬如 霹雳 开天辟地 穷乡僻壤
B.páo 炮烙 咆哮 刨根问底 越俎代庖
C.kē 瞌睡 沉疴 溘然长逝 不落窠臼
D.shì 嗜好 扺掌 有恃无恐 舐犊情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 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
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2】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①凌云: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②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③湔祓(jiān fú):举荐提拔。④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1】首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尾联向执政“诸公”发出“寄语”,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①
秦 观
千里潇湘挼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一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桡:兰舟。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鱼翔浅底, 。
(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3)《沁园春·长沙》的上阕,“ , ”虽为问句,实则为诗人肯定的回答。这一问,排空而下,洋溢着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玷辱(diàn) 收讫(qì) 栖身(qī)
B.仓廒(áo) 庇祐(pì) 拜谒﹙yè) 碣石(jié)
C.掇开(duō) 搠倒(sù) 裨益(bì) 睥睨(pì)
D.喝彩(hè) 自省(xǐng) 联袂(mèi) 缉拿(y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