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28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28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__界面。

  (4) 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__组成,E层主要物质成分为__________的硅酸盐类;G层叫__________,H层叫__________。H层物质呈现__________态,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横 纵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界面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变小 固 液 古登堡

    (4)17各类岩石 铁、镁 外核 内核 固纵波波速加快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图,所以要根据学过的知识首先读懂图。该图分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尺),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性状的变化。

    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

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        的研究而得到的。

(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人们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特征:横波             ;纵波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D+E       ,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
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       的研究而得到的。
(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人们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特征:横波            ;纵波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D+E      ,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

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        的研究而得到的。

(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人们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特征:横波             ;纵波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D+E       ,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