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小区建设采取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地等措施,主要作用是
A. 增强雨水的滞留和下渗 B. 削弱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刷
C.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保证小区生活和绿化用水
【2】结合图示,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是
①增加城市水循环量 ②增加城市地表径流 ③减少城市地下径流 ④缓解城市化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鲐鱼生活在松软沉积物的浅水水域,以水草和小鱼类为食,水温15℃以下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大型鱼类,主要生活在24°S—47°S大西洋西岸,冬季,大量集中于拉普拉塔河河口,11月、12月向南部深海迁移,由于其数量繁多,而成为许多食肉鱼的主要食品,该鱼种2002年的捕捞量为1.6万吨,2010年后阿根廷进行人工繁育鱼苗,鲐鱼数量有所增加,拉普拉塔河河口是为世界最宽的河口,三角形水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河水浑浊,多沙洲浅滩,水草丰富,下图为拉普拉塔河口位置示意图。
(1)分析拉普拉塔河河口适宜鲐鱼生长的条件。
(2)简述拉普拉塔河河口的鲐鱼每年11、12月向南迁移的原因。
(3)请你推测鲐鱼人工养殖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拉普拉塔河流域大力人工发展鲐鱼养殖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原因。
下面两题为选作题,任选一道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关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的国家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有关国家③面临的人口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缓慢,少年儿童比重大 B. 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大
C. 人口数量增多,人地关系紧张 D.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A. 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B. 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 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D. 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2】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B. 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 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 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问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
A. 开斋节 B. 火把节 C. 那达慕大会 D. 泼水节
【2】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傣族 C. 朝鲜旅 D. 回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废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2】造成废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作用形式分别为( )
A. 流水、侵蚀作用 B. 流水、沉积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风力、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回答下面小题。
【1】青藏地区缺少农业生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 不能发展农业生 B. 农业面积狭小,生产规模小
C. 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 D. 气候恶劣,粮食单产低,品质较
【2】长江流域主产区粮食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多地少 B. 旱涝灾害频发,单产低 C. 交通偏离农业区 D. 市场需求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